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哺乳期乳头痛可能与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乳腺导管堵塞、乳腺炎、鹅口疮等原因有关。哺乳期乳头痛通常表现为乳头红肿、皲裂、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及时调整哺乳方式或就医检查。
哺乳姿势不当是哺乳期乳头痛的常见原因。错误的哺乳姿势可能导致婴儿无法正确含接乳头,造成乳头过度摩擦或受压。哺乳时应让婴儿张大嘴巴,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母亲可尝试不同哺乳姿势,如摇篮式、侧卧式等,找到最适合的姿势。哺乳后可在乳头涂抹少量乳汁,帮助修复受损皮肤。
乳头皲裂多由哺乳方式不当或婴儿吸吮力度过大导致。表现为乳头表面出现裂纹,哺乳时疼痛明显。轻度皲裂可继续哺乳,但需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哺乳后可涂抹医用羊毛脂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严重皲裂需暂停哺乳,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待伤口愈合后再恢复哺乳。
乳腺导管堵塞可能导致乳头局部疼痛。乳汁淤积会使乳房出现硬块,按压时疼痛加剧。哺乳前可热敷乳房并轻柔按摩,帮助疏通乳腺导管。增加哺乳频率,让婴儿下巴对准堵塞部位吸吮。若堵塞持续不缓解,可能发展为乳腺炎,需及时就医处理。
乳腺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乳头疼痛是乳腺炎的早期表现之一。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哺乳期可安全使用的药物需遵医嘱,同时保持乳汁通畅排出。
婴儿口腔鹅口疮可能通过哺乳传染给母亲,导致乳头疼痛。表现为乳头表面白色斑块,伴有灼烧感。需母婴同时治疗,婴儿口腔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母亲乳头可涂抹克霉唑乳膏。哺乳前后注意清洁乳头,奶瓶、安抚奶嘴等用品需定期消毒。
哺乳期出现乳头痛应首先检查哺乳姿势是否正确,保持乳头清洁干燥。哺乳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自然干燥后穿戴透气棉质哺乳文胸。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等因素。日常注意均衡营养,保证充足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影响乳汁分泌。哺乳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都应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不要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