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腰发麻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缺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发麻通常表现为局部麻木感、刺痛或活动受限,需结合具体病因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腰发麻,常伴随下肢放射痛或无力。发病与长期弯腰、重体力劳动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牵引或针灸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负重。
慢性腰肌劳损可能因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引发麻木感。表现为腰部酸胀伴间歇性发麻。建议热敷并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紧张,同时加强核心肌群锻炼改善稳定性。
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可引起双侧腰骶部麻木,行走时加重。多见于中老年退行性病变。确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轻症可用维生素B1片、腺苷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椎管减压手术。日常避免久站久坐,使用护腰支撑。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末梢神经损伤,出现对称性腰背部麻木。需监测血糖并服用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改善微循环,联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低钙血症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腰部麻木或抽搐。常见于钙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人群。可通过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补充,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日晒不足者需检测血清钙磷水平。
腰发麻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选择硬板床,坐立时使用靠垫支撑腰椎。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慢性症状建议每周进行2-3次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若麻木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诊排除脊髓压迫等急症。日常注意腰部保暖,提重物时屈膝下蹲而非弯腰,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