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老人瞌睡多可能与年龄相关生理变化、睡眠障碍、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昼夜节律改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服用镇静类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
老年人褪黑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易醒。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通过固定作息时间、白天适度光照、减少午睡时长等方式调节。避免睡前饮用含咖啡因饮品,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黑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肥胖或咽喉肌肉松弛的老年人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反复缺氧会导致白天嗜睡。典型症状包括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晨起头痛。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减轻体重、侧卧睡姿也有帮助。严重者需考虑腭咽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部分降压药、抗焦虑药、抗过敏药具有镇静作用,如苯海拉明片、地西泮片、氯苯那敏片等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家属记录用药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更换药物需严格遵医嘱。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代谢减慢,出现嗜睡、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左甲状腺素钠片是常用替代治疗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同时注意补充富含硒、锌的海产品等食物。
老年抑郁症常表现为睡眠过多、兴趣减退,可能伴有食欲改变、情绪低落。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如盐酸舍曲林片、米氮平片等。家属应增加陪伴时间,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建议家属为老人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白天安排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卧室保持适宜温湿度,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定期体检排查慢性疾病,记录每日睡眠情况就诊时供医生参考。若嗜睡伴随意识模糊、肢体无力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