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大便次数增多怎么回事

3.08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大便次数增多可能由激素水平改变、子宫压迫肠道、饮食结构调整、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改变

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食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可能引起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改善。若伴随严重腹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

2、子宫压迫肠道

随着孕周增加,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直肠和乙状结肠,刺激肠壁神经反射性引起排便感。孕中晚期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净感,但实际排便量较少。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压迫,避免久坐久站。若出现持续腹泻需警惕感染性肠炎,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3、饮食结构调整

孕期为补充营养可能增加乳制品、高蛋白食物摄入,部分孕妇对乳糖或蛋白质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能引发渗透性排便增多。建议分次少量进食,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可尝试用低乳糖奶粉替代普通牛奶,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帮助消化。

4、胃肠功能紊乱

妊娠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样表现,出现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这种情况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通过规律作息、腹部按摩缓解。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医生可能短期开具匹维溴铵片等肠道解痉药,但需严格评估妊娠安全性。

5、肠道菌群失衡

孕期免疫力变化可能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大便性状和频率异常。除调整饮食外,可适量食用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若确诊细菌性肠炎需谨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真菌性肠炎则需制霉菌素片治疗,均须在产科医生监督下用药。

孕期排便异常需优先通过饮食管理改善,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当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肠蠕动,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以防诱发宫缩。若每日排便超过5次或伴随发热、黏液血便,应立即就医排除感染性或炎症性肠病。定期产检时需向医生反馈排便情况,切勿自行服用止泻药或导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