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后期细菌性阴炎怎么治疗

6.68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孕后期细菌性阴道炎可通过阴道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调整生活习惯、保持会阴清洁、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阴道菌群失衡、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反复感染等原因引起。

1、阴道局部用药

孕后期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栓、克林霉素阴道软胶囊等局部药物治疗。这类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减少全身吸收,降低对胎儿的影响。使用前需清洁双手及会阴,避免交叉感染。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灼热感或分泌物增多,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禁止自行冲洗阴道或使用非处方药物。

2、口服药物

严重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口服抗生素,但孕晚期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口服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禁止饮酒。细菌性阴道炎可能诱发胎膜早破或早产,口服治疗需配合胎心监护。若出现宫缩频繁或阴道出血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调整生活习惯

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热水烫洗,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饮食上增加酸奶、豆制品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减少高糖及辛辣刺激饮食。保证每日睡眠时间,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孕期免疫力下降会加重感染风险,可通过适量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

4、保持会阴清洁

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阴道。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禁止使用碱性洗液或频繁冲洗阴道。性生活前后双方需清洁生殖器,必要时使用避孕套减少交叉感染。游泳或沐浴后及时擦干会阴部,潮湿环境易导致致病菌繁殖。

5、定期复查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疗效,避免未彻底治愈导致复发。孕晚期建议每2-4周进行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及感染指标。若出现分泌物异味加重、外阴瘙痒复发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复诊。分娩前需再次评估阴道环境,降低新生儿经产道感染风险。

孕后期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需兼顾母婴安全,禁止自行用药或中断疗程。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全棉内裤,避免使用护垫或卫生巾长时间闷捂。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增强黏膜抵抗力,但营养补充剂需经医生指导。出现宫缩频繁、阴道流血或发热等异常时,须立即前往产科急诊。分娩后需复查阴道微生态,必要时继续治疗以防产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