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离怎么办

5.99万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腹直肌分离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电刺激治疗、核心肌群强化、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腹直肌分离通常由妊娠、肥胖、腹部手术、腹压异常增高等原因引起。

1、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激活腹横肌,改善腹直肌分离。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并保持5-10秒。每日重复进行10-15次,持续4-6周可观察到改善效果。该方法适合轻度分离患者,需避免屏气动作。

2、电刺激治疗

电刺激通过电流刺激腹直肌和腹横肌收缩,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治疗时需将电极片贴于腹部特定位置,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该方式适用于产后6周仍存在2-3指宽分离的患者,但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3、核心肌群强化

平板支撑、臀桥等动作可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辅助腹直肌复位。训练应从低强度开始,每组保持15-30秒,每日2-3组。注意避免卷腹类动作,防止加重分离。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需要持续8-12周。

4、手法复位

专业康复师通过特定手法将分离的腹直肌向中线推挤,配合肌肉激活训练。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2次,6-8周为一个疗程。该方式对产后1年内、分离3指以内的患者效果较好,需配合自主训练巩固效果。

5、手术治疗

对于分离超过4指宽、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脐疝的患者,可考虑腹壁成形术。手术通过缝合腹直肌鞘膜恢复腹壁张力,术后需佩戴腹带4-6周。常见术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腹直肌分离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使用托腹带辅助支撑,保持规律排便。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增长。产后女性建议在医生评估后开始康复训练,分离超过2指需及时就医。所有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