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右耳朵疼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部外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神经性疼痛等因素有关。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中耳炎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耳部外伤包括掏耳不当或外力撞击,颞下颌关节紊乱可放射至耳部,神经性疼痛常见于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受累。
外耳道炎是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多因挖耳损伤、污水入耳或过敏导致。患者会出现耳痛、耳痒、耳闷及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治疗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真菌感染时需选用克霉唑滴耳液。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或鼻窦炎,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典型表现为耳深部胀痛、耳鸣、耳闷塞感,儿童可能出现发热。治疗需控制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配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咽鼓管通气。若鼓室积液持续存在,可能需鼓膜穿刺引流。
掏耳时棉签或挖耳勺划伤耳道、耳廓挫伤、气压伤等均可导致耳部疼痛。轻微损伤表现为局部刺痛或灼热感,严重外伤可能伴出血或听力障碍。处理需清洁创面避免感染,表皮损伤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耳廓血肿需穿刺抽吸。禁止自行掏耳,游泳时建议使用防水耳塞保护。
该病引起的耳痛属于牵涉痛,因关节与耳部共享部分神经支配。患者常有咀嚼时耳前区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治疗以热敷、避免硬食为主,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严重错位需口腔科进行咬合板治疗或关节腔注射。
三叉神经耳颞支或舌咽神经受刺激时,可能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耳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血管压迫神经等情况。治疗需针对病因,病毒性神经炎可用阿昔洛韦片联合加巴喷丁胶囊缓解神经异常放电,血管压迫严重者需考虑显微血管减压术。
日常应注意避免耳朵进水或频繁掏耳,感冒时及时治疗鼻塞以防中耳炎。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伴随发热或听力下降时需尽早就医。睡眠时避免患侧受压,急性期可用温热毛巾外敷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使用滴耳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耳部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