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体疼痛是怎么回事

7934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女性下体疼痛可能由外阴炎、阴道炎、盆腔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外阴炎

外阴炎可能与局部卫生不良、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外阴红肿、灼热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克霉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2、阴道炎

阴道炎常由细菌、念珠菌或滴虫感染导致,多伴有瘙痒、异常分泌物及性交痛。确诊后可选用甲硝唑栓、硝酸咪康唑栓、保妇康栓等阴道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3、盆腔炎

盆腔炎多因上行性感染引发,与频繁性生活、宫腔操作史相关,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发热、异常阴道流血。急性期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慢性期可配合盆底理疗。

4、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常见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放射至会阴部。可检测尿常规确诊,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性交痛,超声检查可发现异位病灶。轻症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缓解疼痛,重症需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出现持续疼痛、异常出血或发热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或阴道冲洗。经期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