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确实存在复发风险,复发概率与治疗规范性、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抑郁症复发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社会心理压力、药物依从性差、共病躯体疾病、生活事件刺激等因素。
抑郁症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擅自减药或停药导致复发。抗抑郁药物需要维持足够疗程以巩固疗效,过早中断治疗可能使神经递质调节失衡再次出现。环境压力持续存在或遭遇重大负性事件时,大脑应激反应可能诱发情绪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合并慢性疼痛、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躯体疾病时,生理病理变化可能加重抑郁症状。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者,其神经可塑性和应激反应模式可能更易受到不良影响。
少数患者即使规范治疗仍可能复发,这与疾病异质性相关。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多巴胺受体基因多态性等生物学基础,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或家庭关系紧张者,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损害海马体功能。部分复发患者可能伴有未被识别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实为疾病周期性表现。
建议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定期复诊评估心理状态,维持适度社交活动和规律作息。可进行正念训练帮助识别早期复发征兆,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睡眠和饮食变化,避免过度施压或过度保护,共同营造支持性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