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眼睛白色部分有血块通常是结膜下出血的表现,可能由眼部外伤、剧烈咳嗽、高血压、血液疾病或眼部手术等因素引起。
外力撞击、揉眼过度或异物划伤可能导致结膜小血管破裂。轻微外伤引起的出血通常局限在结膜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鲜红色斑块,一般不伴随视力下降或眼痛症状。避免揉搓眼睛,多数情况下1-2周可自行吸收。
严重咳嗽、打喷嚏或呕吐时,胸腔压力骤增会使眼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结膜毛细血管破裂。这种情况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或过敏性疾病患者。控制原发病症后,出血会逐渐消退,期间可冷敷缓解症状。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使血管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引发结膜下出血。这类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等全身症状,出血范围可能较大。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同时监测眼底血管变化。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可能导致自发性结膜出血。患者往往伴有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表现,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避免服用影响凝血的药物。
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操作可能损伤结膜血管,术后1-2天内出现局限性的结膜下出血。这种医源性出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即可。若出血持续扩大或伴视力模糊需及时复诊。
出现结膜下出血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低头动作。保持充足睡眠,用眼40分钟后远眺放松。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K,如猕猴桃、菠菜等增强血管弹性。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暂停使用至出血吸收。若出血反复发作、范围扩散或伴随眼痛视力变化,需眼科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老年人频繁出血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