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喉咙发苦可能由口腔卫生不良、胃食管反流、肝胆疾病、药物副作用或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喉咙发苦通常表现为口苦、口干、咽喉不适等症状,可能与胆汁反流、口腔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引发口苦。食物残渣滞留、牙周炎或龋齿等口腔问题会改变口腔环境,产生苦味物质。建议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若伴有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或甲硝唑口腔粘贴片缓解症状。
胃酸反流至咽喉部会刺激黏膜,引发喉咙发苦。胃食管反流可能与饮食不当、肥胖或食管括约肌松弛有关,常伴随烧心、反酸等症状。建议避免高脂辛辣食物,睡前3小时禁食。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或莫沙必利片控制反流。
肝胆功能异常时胆汁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口苦。胆囊炎、胆结石或肝炎等疾病会使胆汁反流至胃部,进而引发喉咙苦感。此类情况多伴有右上腹疼痛、皮肤黄染等症状。需就医检查肝功能,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茵栀黄颗粒或水飞蓟宾胶囊进行保肝利胆治疗。
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或降压药可能引起口苦。药物成分通过唾液分泌或直接刺激味蕾导致苦味,常见于服用甲硝唑片、卡托普利片或舍曲林片等药物期间。若症状明显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切勿自行停药。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可能引发味觉异常,表现为持续性口苦。精神紧张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唾液分泌或改变味觉感知。可通过心理咨询、规律作息缓解压力,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帕罗西汀片、黛力新片等抗焦虑药物。
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烟酒及过烫食物刺激咽喉。适当增加饮水促进代谢,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有助于黏膜修复。若喉咙发苦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查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反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