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眼睛模糊是怎么回事

3.09万次浏览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眼睛模糊可能由血糖波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水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血糖波动

长期高血糖或血糖剧烈波动会导致眼球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发暂时性屈光不正。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力时好时坏等症状。需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调整降糖方案,如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药物稳定血糖水平。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导致出血、渗出等改变。早期表现为飞蚊症、视物变形,晚期可致失明。需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轻中度可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改善微循环,重度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3、白内障

血糖升高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形成雪片状混浊。典型症状为渐进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强光下视物更模糊。早期可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4、青光眼

糖尿病易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表现为眼胀头痛、虹视现象。眼压监测超过21mmHg时,需联合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和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控制眼压,必要时进行小梁切除术。

5、黄斑水肿

视网膜黄斑区液体积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常见视物变形、颜色变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确诊,需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配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脂。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西蓝花,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眼底出血。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日常需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显著降低眼部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