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无症状血压高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无症状血压高,可能与基因导致的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有关。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异常可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非药物方式控制。若血压持续升高,需遵医嘱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长期高盐高脂饮食会导致钠水潴留和血管内皮损伤,引发血压升高但无明显症状。减少腌制食品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有助于钠盐排泄。若伴随肥胖,需配合有氧运动减轻体重。
持续焦虑紧张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表现为工作压力大时血压升高,休息后缓解。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血压。
肾动脉狭窄或慢性肾炎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引起隐匿性血压升高。常伴随夜尿增多、晨起眼睑浮肿,需通过尿常规和肾动脉超声确诊。治疗需联合呋塞米片排除多余水分,并配合厄贝沙坦片保护肾功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嗜铬细胞瘤会分泌过多升压激素,导致血压骤升但症状轻微。典型表现为低血钾血症或阵发性头痛,需检测血醛固酮和肾上腺CT。确诊后可通过螺内酯片拮抗醛固酮,或手术切除肿瘤。
无症状血压高患者应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饮食上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若家庭自测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持续一周,或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和靶器官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