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出现硬结通常是正常的局部反应。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联合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硬结、红肿、低热等反应,主要由疫苗成分刺激或个体免疫应答引起。
接种后24-48小时,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直径1-3厘米的硬结,质地较硬但边界清晰,伴随轻度压痛,通常与疫苗中的氢氧化铝佐剂刺激局部组织有关。此时可用清洁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15分钟缓解肿胀,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多数硬结会在1周内逐渐软化消退,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若硬结持续超过2周未消退,范围扩大至5厘米以上,或出现化脓、皮肤破溃、持续高热等情况,可能与局部感染、过敏反应或注射技术不当有关。需及时就医排除脓肿形成等异常情况,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进行超声检查评估。
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摩擦注射部位,观察是否有皮疹、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表现。婴幼儿接种后家长需记录硬结变化情况,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既往有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史,下次接种前应主动告知医生。疫苗相关硬结一般不会影响免疫效果,完成全程接种才能获得充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