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降低颅内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脑膜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须特殊抗病毒治疗。细菌性脑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等。隐球菌性脑膜炎需使用两性霉素B注射液联合氟胞嘧啶片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需规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脑膜炎患者常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快速脱水降颅压,也可使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降压效果。严重者可考虑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直接释放脑脊液缓解压力。
对于细菌性脑膜炎伴随严重脑水肿或炎症反应时,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抑制炎症反应。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长期口服泼尼松片预防蛛网膜粘连。使用激素期间需监测血糖、电解质变化,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高热患者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癫痫发作时需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意识障碍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通过鼻饲管注入肠内营养混悬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脑脓肿导致的脑膜炎需行开颅脓肿清除术。硬膜下积脓患者需钻孔引流脓液。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头部CT评估病情变化。
脑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需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果蔬汁等。恢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头痛加剧、频繁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患者及家属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