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头往后仰怎么回事

2.25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宝宝头往后仰可能由生理性肌张力增高、缺钙、脑损伤、颈部肌肉发育异常、癫痫发作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抱姿、补充营养、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矫正等方式干预。

1、生理性肌张力增高

新生儿及小月龄宝宝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暂时性肌张力增高现象,表现为仰头、四肢紧绷等。家长需注意竖抱时用手托住宝宝头颈部,避免过度后仰。日常可多做俯卧抬头训练,帮助强化颈部肌肉控制力。若4月龄后仍持续存在,需就医排除病理性因素。

2、缺钙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异常收缩。患儿常伴有多汗、枕秃、夜惊等症状。家长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每日保证充足日照,哺乳期母亲应增加含钙食物摄入。血钙严重低下时可能出现喉痉挛等危急情况。

3、脑损伤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瘫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导致角弓反张姿势。患儿多存在出生窒息史,伴随运动发育落后、异常姿势反射。需通过头颅MRI确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如Bobath疗法,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家长应定期随访发育评估。

4、颈部肌肉发育异常

先天性斜颈患儿因胸锁乳突肌挛缩会出现头颈后仰伴侧倾。触诊可及颈部包块,颈部旋转受限。3月龄内可通过局部按摩、牵拉训练改善,无效者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家长日常可用玩具引导宝宝向患侧转头,睡眠时调整体位矫正。

5、癫痫发作

婴儿痉挛症等癫痫发作类型可表现为突发头后仰、四肢强直,每次持续数秒,成簇发作。视频脑电图检查可确诊,需及时使用注射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控制发作。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声光刺激诱发。

日常护理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宝宝颈部,选择支撑性良好的婴儿背带,喂奶后保持头高位防止呛奶。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发育里程碑,若头后仰伴随进食困难、眼神呆滞或发育倒退等危险信号,须立即就诊神经科。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需加强营养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