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恶心、想吐怎么回事

4.54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孩子发烧伴随恶心、想吐可能与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食物中毒、中耳炎、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孩子可能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避免给孩子进食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2、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可能引发发热及胃肠道反应。孩子可能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家长可帮助物理降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需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

3、食物中毒

进食变质或被污染食物可能导致发热、恶心呕吐。家长应立即停止可疑食物摄入,少量多次喂温水。若症状持续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盐酸小檗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4、中耳炎

中耳炎患儿可能出现发热伴呕吐,常因耳痛哭闹不安。家长需避免孩子抓挠耳朵,医生可能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治疗。需复查确认炎症消退情况。

5、脑膜炎

脑膜炎初期症状包括高热、喷射性呕吐、精神萎靡等。此为急重症,家长发现孩子颈部僵硬、嗜睡等症状须立即送医。治疗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家长应保持孩子卧床休息,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发热期间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奶制品及高糖饮食。每2-4小时监测体温,38.5℃以上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呕吐后30分钟内暂禁食,清洁口腔防止误吸。观察尿量、精神状态变化,若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出现抽搐或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排查严重感染或脱水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