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人脚肿可能由糖尿病肾病、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心力衰竭、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发水钠潴留和蛋白尿。患者可能出现双侧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从足踝逐渐向上蔓延。需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肾功能评估确诊,治疗需联合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并配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造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淤积在下肢远端。表现为晨轻暮重的水肿,伴随皮肤色素沉着。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明确,建议穿戴医用压力袜,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严重者需行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
糖尿病心肌病或合并冠心病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体循环淤血。常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双下肢水肿,需通过NT-proBNP检测和心脏超声诊断。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并优化降糖方案如改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部分降糖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片可能引起水钠潴留。表现为用药后新发水肿,停药后可缓解。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更换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片,必要时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片。
糖尿病足合并蜂窝织炎或骨髓炎时,局部炎症反应会导致红肿热痛。常见单侧足部肿胀伴皮肤破损或渗液,需进行创面细菌培养。治疗需清创引流,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严重感染需联合万古霉素注射液。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避免赤足行走,选择透气棉袜和宽松鞋具。监测血糖波动时需同步记录水肿变化,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排查心肾功能。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尿常规、下肢血管多普勒和心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