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孩子不吃肉可通过调整烹饪方式、增加食物多样性、补充替代蛋白、营造用餐氛围、排查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挑食行为可能与味觉敏感、心理抗拒、营养认知不足、消化功能弱、潜在疾病等因素有关。
将肉类切碎制成肉丸、肉饼或混入饺子馅中,降低咀嚼难度。尝试红烧、糖醋等重口味做法掩盖腥味,或用番茄、菠萝等酸甜食材搭配烹调。避免采用干柴的煎炸方式,优先选择炖煮、蒸制等保留汁水的烹饪手法。
提供鸡肉、鱼肉、虾仁等不同质地的肉类选择,搭配彩椒、玉米粒等颜色鲜艳的配菜。可将肉类与孩子喜欢的土豆、奶酪等食材组合,如制作芝士焗肉酱意面。定期更新菜谱避免单调重复,通过卡通造型餐盘增加进食趣味性。
通过鸡蛋、豆腐、酸奶等补充优质蛋白,选择强化铁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搭配黑木耳、菠菜等富铁蔬菜,餐后食用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促进铁吸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蛋白粉或复合营养补充剂。
家长需以身作则示范吃肉行为,避免在餐桌上批评挑食。采用小份量多次尝试策略,每次给予拇指大小的肉块鼓励品尝。通过绘本、动画等媒介讲解食物营养知识,邀请同龄小伙伴共同进餐形成积极模仿。
观察是否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能与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有关。检查口腔是否有溃疡或龋齿影响咀嚼,贫血患儿可能出现厌食肉类表现。持续拒食需就医排除自闭症谱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等病理因素。
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强迫进食,记录饮食日记帮助医生评估营养状况。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增长曲线,学龄前儿童可参与食材选购和简单烹饪培养兴趣。若伴随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等情况,需儿科营养门诊进行专业化干预。日常可提供坚果酱、鹰嘴豆泥等健康零食作为营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