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肚子肿胀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腹水、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肚子肿胀通常表现为腹部膨隆、按压有弹性或紧绷感,可能伴随腹痛、排气排便异常等症状。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易产气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胀气。豆类、碳酸饮料、高淀粉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种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适当活动促进排气缓解。避免进食时说话或快速吞咽以减少空气吸入。
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会影响肠道正常蠕动。这类情况多与精神紧张、作息紊乱有关,表现为腹胀与排便习惯改变交替出现。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配合热敷腹部缓解症状。
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时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可能与肠粘连、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停止排气排便、呕吐胆汁样物。需急诊进行胃肠减压,严重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肿瘤切除术。禁用缓泻剂以免加重病情。
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常见于肝硬化、心力衰竭等疾病。除腹胀外还可出现移动性浊音、下肢水肿。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肝硬化患者可服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顽固性腹水需行腹腔穿刺引流术。
女性盆腔肿物增大时可压迫腹腔产生胀满感。生理性囊肿多能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需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突发剧烈腹痛需警惕囊肿蒂扭转,属于妇科急症需立即手术处理。
日常应注意记录腹胀发生时间与饮食关联性,避免穿着过紧衣物压迫腹部。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肠蠕动,顺时针按摩脐周也有助于缓解症状。若腹胀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发热、呕血、便血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长期反复腹胀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