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营养科
宝宝不好好喝奶粉可能由生理性厌奶、喂养方式不当、奶粉不适口、胃肠功能紊乱、口腔问题等原因引起。建议调整喂养方式,观察宝宝反应,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3-6月龄宝宝可能出现阶段性厌奶,与生长发育速度减缓、好奇心增强有关。表现为喝奶时易分心、奶量暂时下降但精神状态正常。家长需保持固定喂养时间,避免强迫喂食,可尝试在安静环境中喂奶。若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需就医评估。
奶嘴孔径不合适、喂奶姿势不正确或频繁更换奶粉品牌可能影响宝宝进食。家长需检查奶嘴流速是否匹配月龄,喂奶时保持45度角倾斜,避免平躺喂养。转换奶粉时应按顿逐步替代,每次增加1/3新奶粉比例过渡3-5天。奶温控制在37-40℃更接近母乳口感。
部分宝宝对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表现为拒奶伴随腹泻、皮疹。家长可尝试换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无乳糖配方,如雀巢蔼儿舒、纽康特氨基酸配方粉。注意冲泡比例需严格按说明书,过浓过淡均会影响口感。
积食、胃食管反流或肠绞痛会导致进食抗拒,常伴随哭闹、吐奶、腹胀。可能与喂养过量、受凉或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调节。
鹅口疮、出牙期牙龈肿痛会直接影响吸吮。检查口腔是否有白膜、溃疡或牙龈红肿,出牙期可提供冷藏牙胶缓解不适。真菌性口炎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细菌感染需就医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家长应记录每日奶量、大小便情况,定期监测体重曲线。保持喂养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在宝宝困倦或过度兴奋时喂奶。6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补充营养,但1岁前奶粉仍是主要营养来源。若持续拒奶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需立即排查轮状病毒感染、先天性代谢病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