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血糖高可能会引起皮肤痒,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高血糖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感染或微循环障碍,进而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高血糖状态下,血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角质层脱水后出现干燥脱屑,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部分患者因糖代谢紊乱导致皮肤表面菌群失衡,易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如念珠菌性间擦疹、毛囊炎等,伴随红肿热痛和瘙痒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使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蚁行感或阵发性刺痒,常见于四肢远端。微血管病变会减少皮肤供血供氧,代谢废物堆积刺激局部产生瘙痒,多发生在下肢胫前区域。少数患者对胰岛素或降糖药物过敏,可能出现荨麻疹或药疹伴剧烈瘙痒。
建议日常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搔抓,选择无刺激中性沐浴露,浴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剂。穿着透气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室内保持适宜湿度。若出现持续性瘙痒伴皮疹、破溃或分泌物,需检测血糖水平并排查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药物。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皮肤状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并保持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