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腹股沟淋巴癌早期可能表现为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症状。腹股沟淋巴癌通常由淋巴系统恶性病变引起,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化学物质暴露、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腹股沟区出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是常见早期表现,肿块通常无压痛且逐渐增大。可能与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有关,伴随局部淋巴结融合或固定。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评估,确诊需依赖淋巴结活检。避免反复按压刺激肿块,防止继发感染。
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且持续2周以上需警惕,多为肿瘤细胞释放致热原导致。发热可呈间歇性或不规则性,常伴有寒战。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建议记录体温变化规律,就医时提供完整发热史。
入睡后大量出汗致衣物浸湿是典型症状,与肿瘤代谢产物刺激自主神经有关。盗汗多集中在胸背部,可能伴随心悸。需排除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乳酸脱氢酶升高。保持卧室通风,更换吸湿性强的睡衣有助于缓解不适。
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10%且无刻意节食时需重视,与肿瘤消耗机体营养相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早饱感,血清白蛋白水平常降低。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模式,优先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等,必要时需营养科会诊。
全身性或局部顽固性瘙痒可能与肿瘤释放组胺样物质相关,抓挠后无典型皮疹。瘙痒在夜间加重,抗组胺药效果有限。皮肤科检查排除湿疹等疾病后,需考虑淋巴瘤可能。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碱性洗浴用品可减轻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早就诊血液科或肿瘤科,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PET-CT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肿块破裂,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并及时反馈医生。治疗结束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