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上长黑色的斑点可能与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皮肤炎症后色素沉着、药物因素等原因有关。黑色斑点通常表现为黄褐斑、雀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易出现黑色斑点,如雀斑多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这类斑点常在儿童期出现,表现为鼻梁、面颊部对称分布的浅褐色点状斑疹。
长期日光暴晒会刺激黑色素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面部出现晒斑或加重原有色斑。紫外线可穿透云层和玻璃,即使阴天或室内也需做好防晒措施。
妊娠、口服避孕药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时,雌激素水平变化会促使黑色素合成增加,形成黄褐斑。这类斑点多对称分布于颧骨、前额,边界较清晰。
痤疮、湿疹等皮肤炎症消退后,局部常遗留灰褐色斑片。炎症反应会破坏基底膜带,使黑色素颗粒落入真皮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持久性沉着。
长期使用氯丙嗪、四环素等光敏性药物,或外用氢醌霜不当可能引发药物性色素沉着。部分化疗药物也会导致皮肤出现弥漫性灰黑色改变。
日常需做好防晒,使用SPF30以上广谱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避免过度摩擦刺激,选择含维生素C、烟酰胺等成分的护肤品。若斑点突然增多增大、颜色不均匀或伴随瘙痒破溃,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皮肤镜、伍德灯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氢醌乳膏、维A酸乳膏等外用药物,或选择激光、光子嫩肤等物理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