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雾化吸入时需注意操作规范、药物选择、设备清洁、体位调整及不良反应监测等事项。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方法,正确操作有助于提高疗效并减少风险。
操作规范方面,使用前需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药杯内药液量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一般成人用量为3-5毫升,儿童减半。面罩或咬嘴需紧密贴合面部,避免漏气影响药物沉积。治疗过程中保持平静呼吸,避免急促深呼吸导致药物沉积在咽喉部。每次雾化时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药液雾化完毕即停止。药物选择需严格遵医嘱,禁止自行混合不同药物。常用雾化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抗生素类雾化药物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时,建议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再使用抗炎药物。
设备清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拆卸各部件,用温水冲洗药杯、面罩及连接管,自然晾干后存放。每周需用专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一次,防止细菌滋生。多人共用雾化器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家庭使用建议专人专用。体位选择对儿童尤为重要,婴幼儿可采用半卧位,年长儿童及成人以坐位为佳,危重患者可抬高床头30度。雾化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出现面色潮红、心率加快、震颤等β2受体激动剂不良反应时应暂停治疗。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局部副作用提示需要调整糖皮质激素用量或加强漱口护理。雾化后协助患者拍背排痰,婴幼儿可用吸痰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烟雾刺激。治疗前后30分钟避免进食,防止呕吐或误吸。定期更换过滤棉及空气导管,压缩式雾化器使用500小时后需检修维护。记录每次雾化的药物名称、剂量及反应,复诊时供医生参考。支气管哮喘患者雾化后需监测峰流速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正确掌握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既能保证治疗效果,也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