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卵巢黄体囊肿可能由排卵异常、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卵巢黄体囊肿是卵巢在排卵后形成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囊性结构,通常表现为下腹隐痛、月经紊乱等症状。
排卵后黄体未正常退化可能导致囊肿形成。这种情况多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部分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可能出现黄体持续增大。伴随症状包括轻微下腹坠胀或单侧卵巢区域压痛。若无明显不适,可通过观察1-2个月经周期,多数生理性囊肿可自行吸收。
黄体生成素或孕酮分泌异常可能促使黄体过度发育。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内分泌状态,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盆腔炎或附件炎等炎症可能影响黄体正常消退。病原体感染会导致卵巢局部充血水肿,形成囊肿的同时常伴有发热、脓性分泌物等表现。需进行白带常规和盆腔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感染治疗。
促排卵药物或紧急避孕药可能干扰黄体退化过程。药物中的外源性激素会改变体内激素平衡,可能形成较大囊肿并伴随卵巢过度刺激症状,如腹胀、恶心等。需停用相关药物并监测囊肿变化,严重时需就医处理。
部分女性存在黄体细胞对激素敏感性异常的遗传倾向。这类患者可能有家族性月经不调病史,囊肿易反复发生但通常体积较小。建议定期妇科超声随访,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适量食用坚果、深海鱼等食物。月经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理性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