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痤疮和毛囊炎是两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痤疮主要与皮脂腺过度分泌和毛囊角化异常有关,毛囊炎则是毛囊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痤疮多见于青春期,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或囊肿;毛囊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为特征。
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以及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有关。毛囊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由真菌如马拉色菌导致,常因皮肤损伤、多汗或免疫力下降诱发。
痤疮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区域,如面部、胸背部和上臂。毛囊炎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部位,常见于头皮、大腿、臀部及胡须区,与毛发摩擦或剃须损伤相关。
痤疮皮损呈多形性,包括非炎性的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炎性的红色丘疹、脓疱,严重时形成结节或囊肿。毛囊炎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顶端常有毛发穿过。
痤疮病程慢性,易反复发作,可能持续数年,炎症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毛囊炎多为急性发作,经适当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消退,但易在相同部位复发。
痤疮治疗需调节皮脂分泌和抗炎,常用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和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毛囊炎以抗感染为主,细菌性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性需使用酮康唑洗剂,严重时口服抗生素。
保持皮肤清洁是预防两种疾病的基础,避免用手挤压皮损。痤疮患者需注意低糖低脂饮食,减少乳制品摄入;毛囊炎患者应穿着透气衣物,避免剃须损伤。若皮损广泛、反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