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注射需要注意什么

5.97万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胰岛素注射需注意注射部位轮换、注射角度、剂量准确、消毒规范及针头一次性使用。规范的注射技术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风险。

1、部位轮换

胰岛素注射需在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等部位轮换进行,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结。腹部注射吸收速度最快,适合短效胰岛素;大腿和臀部吸收较慢,适合中长效胰岛素。每次注射点间隔至少1厘米,每月大区域轮换一次。

2、注射角度

根据体型选择垂直或45度角进针。体脂正常者需捏起皮肤垂直进针,肥胖者可直接垂直注射,儿童或消瘦者需捏皮45度角注射。使用4-6毫米针头时多数情况无需捏皮,8毫米以上针头必须捏皮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影响吸收速率。

3、剂量准确

注射前需排尽笔芯内气泡,确保剂量显示窗数值与医嘱一致。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滚搓混匀至乳白色。若使用注射器抽取药液,需精确读取刻度,避免剂量误差导致血糖波动。漏液超过1单位需补注,但不可重复计算剂量。

4、消毒规范

注射前用75%酒精棉片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直径5厘米以上,待酒精完全挥发后注射。避免使用碘伏消毒以免影响胰岛素活性。酒精未干时注射会引发刺痛,增加感染风险。开封后的胰岛素无需消毒橡胶塞。

5、针头处理

每次注射必须使用新针头,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增加疼痛、微创伤和感染风险。使用后针头需用专用容器收纳,禁止徒手回套针帽。针头滞留药液可能结晶堵塞,影响后续注射剂量准确性。

胰岛素注射后需监测血糖变化,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或瘙痒需及时就医。外出携带胰岛素避免高温或冷冻,未开封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定期检查注射部位脂肪分布状态,必要时通过超声评估脂肪增生程度。合并使用口服降糖药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运动前后需调整剂量。注射器具废弃需符合医疗垃圾处理规范,防止针刺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