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不稳定型心绞痛需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胃食管反流病、肋间神经痛、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危险程度及处理方式不同,需通过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诊断。
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发作具有规律性,多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缓解。疼痛性质为压迫感或闷胀感,范围常局限于胸骨后,不伴随冷汗、恶心等全身症状。心电图可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但无动态演变。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固定狭窄病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机制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更剧烈且持续超过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濒死感、大汗、呕吐等症状。心电图呈现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谱显示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升高。需警惕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过渡状态,此时需动态监测心肌标志物变化。
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与体位变化、进食相关,可伴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缓解。食管pH监测或胃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该病无心电图改变及心肌缺血证据。
肋间神经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沿肋间隙分布,咳嗽、深呼吸时加重,局部按压可诱发。疼痛范围局限且与活动无关,无心悸、气促等表现。胸椎MRI或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神经根受压,需与心绞痛放射痛区分。
主动脉夹层突发撕裂样剧痛,向背部或腹部放射,两侧血压不对称。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可伴休克、脏器缺血表现。D-二聚体升高、CT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内膜瓣可确诊,该病死亡率极高,需紧急处理。
出现胸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测量血压、心率,记录疼痛持续时间及缓解因素。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须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治疗方案。建议完善冠状动脉CTA或运动负荷试验筛查心血管风险,长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伴随意识障碍需即刻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