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脑血栓与脑栓塞是三种不同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病因及临床表现。脑出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脑血栓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局部血栓形成;脑栓塞则是心脏或其他部位血栓脱落阻塞脑动脉。
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血管畸形或外伤引起,起病急骤,常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偏瘫。由于血液外渗压迫脑组织,症状可能在数分钟内迅速加重。脑血栓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症状进展相对缓慢,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可能伴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通常与房颤、心脏瓣膜病相关,发病突然且症状即刻达高峰,常见单侧肢体瘫痪、失语或视野缺损,栓塞范围较大时可导致严重脑水肿。
脑血栓与脑栓塞均属于缺血性卒中,但脑栓塞的栓子来源多为心源性,而脑血栓是原位形成。脑出血则属于出血性卒中,需通过CT或MRI明确诊断。治疗上,脑出血需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严重时需手术清除血肿;脑血栓可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脑栓塞需抗凝并处理原发心脏疾病。三者预后差异显著,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率较高,脑栓塞易复发,脑血栓患者长期康复效果与侧支循环代偿相关。
预防方面,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降低脑出血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预防脑血栓;房颤患者需规律抗凝以减少脑栓塞概率。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