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方法有哪些

7934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腕关节韧带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支具固定、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腕关节韧带损伤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退行性变、先天性韧带松弛、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腕关节负重或扭转。使用三角巾或护腕临时固定,减少韧带进一步牵拉。休息时间通常需要2-4周,期间可配合轻柔的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慢性损伤患者应调整日常用手习惯,避免重复性腕部动作。

2、冷敷热敷

损伤后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改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者可短期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中药方面可选择活血止痛胶囊、跌打丸等促进组织修复。

4、支具固定

稳定性损伤需佩戴腕关节支具4-6周,选择可调节角度的医用护具更佳。夜间睡眠时保持腕关节中立位,日常活动时逐步增加角度。康复中期可更换为弹性护腕,既提供保护又允许适度活动。需定期复查调整固定强度。

5、手术治疗

完全性韧带断裂或合并腕骨脱位时,需行韧带修复术或腕关节镜手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4周,之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陈旧性损伤可能需韧带重建术,采用自体肌腱或人工材料进行解剖学重建。运动员等特殊人群建议早期手术干预。

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韧带修复。可进行握力球训练、腕关节屈伸等渐进式康复锻炼,但需避免疼痛加重。长期使用电脑者应注意调整键盘高度,每工作1小时活动腕部5分钟。若6周后仍有明显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查核磁共振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