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新发脑梗塞和陈旧性脑梗塞可通过发病时间、影像学特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区分。主要鉴别依据包括发病时间是否在6周内、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新鲜病灶、临床症状是否处于进展期、血液检查是否存在炎性指标升高等。
新发脑梗塞通常指发病6周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头部CT在24小时内可能显示不明显或仅见局部低密度影,而MRI弥散加权成像可早期显示高信号病灶。患者多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或意识改变,血液检查常见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升高。陈旧性脑梗塞影像学显示边界清晰的软化灶,CT呈明显低密度,MRI 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病灶周围无水肿带。患者症状多稳定或遗留后遗症,血液炎性指标通常正常。
部分特殊情况下两者鉴别存在困难,如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新发灶与陈旧灶共存时,需结合灌注成像或磁敏感加权成像判断。少数慢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可能缺乏典型急性发作史,需通过系列影像学对比确诊。腔隙性梗塞灶的新旧鉴别更依赖动态影像随访,微出血灶的分布特点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建议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及时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并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既往有脑梗塞病史者应遵医嘱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