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宝宝突然吐奶频繁可能与喂养方式不当、胃肠功能未发育完善、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吐奶是婴儿期常见现象,多数与生理性因素相关,少数需警惕病理性问题。
喂奶时姿势不正确或奶嘴孔过大导致吞咽过多空气,哺乳后未及时拍嗝。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选择合适流速的奶嘴,每次喂奶后竖抱宝宝15-20分钟,手掌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哺乳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日,避免过度喂养。
婴儿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表现为吃奶后少量奶液从嘴角溢出,吐奶物为未消化乳块,无痛苦表情。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保持上半身抬高体位30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减少空气吸入。随着月龄增长,6个月后症状多自行缓解。
病理性反流可能伴随拒食、哭闹、体重增长缓慢。胃酸刺激可能导致食管炎,表现为吐奶物带血丝或咖啡渣样物。需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混悬液、西甲硅油乳剂等药物保护黏膜,严重者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颗粒抑制胃酸。
除频繁吐奶外,可能伴随湿疹、腹泻、便血等表现。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严格回避牛奶及奶制品,配方奶喂养可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粉。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可出现呕吐伴发热、腹泻。需警惕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及量,就医后可能需口服补液盐散Ⅲ预防脱水,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
家长应记录宝宝吐奶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吐奶后清洁口腔避免误吸。母乳喂养妈妈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若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带胆汁或血性物质、伴随精神萎靡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平时可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脐部轻柔按压,每次哺乳间隔1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