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溶栓后护理需重点关注生命体征监测、用药管理、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及并发症预防。溶栓治疗后的24-48小时为关键期,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综合护理。
溶栓后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警惕出血倾向。若出现头痛加剧、呕血或皮下瘀斑,可能提示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低于180mmHg,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再灌注损伤。
严格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或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禁止擅自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合并高血压者需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肢体被动活动、平衡训练及语言功能锻炼。偏瘫患者可由康复师指导进行Bobath疗法,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冰刺激等吞咽功能训练。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选择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3g。吞咽困难者应给予糊状或泥状食物,进食时保持坐位,避免误吸。可适量增加深海鱼类、西蓝花等富含ω-3脂肪酸及抗氧化物质的食物。
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保持会阴清洁降低尿路感染风险。长期卧床者需穿戴弹力袜预防深静脉血栓,咳嗽时注意保护穿刺部位。定期评估认知功能,早期发现血管性痴呆征兆。
脑梗溶栓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或太极拳。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备好硝酸甘油片等应急药物。定期复查头颅CT、凝血功能及颈动脉超声,出现言语含糊、肢体无力等复发征兆时需即刻就医。康复期可配合针灸、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但须在专业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