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2.31万次浏览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需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高血压通常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可能由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降压药、饮食调整等方式控制。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例的绝大多数,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年龄、肥胖、高盐饮食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表现。治疗上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常见原因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患者除血压升高外,还可能伴随原发病症状,如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需血管成形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使用螺内酯片治疗。

3、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措施,包括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补充钾、钙等矿物质;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体质指数维持在24以下;戒烟限酒,避免精神紧张。

4、药物治疗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片、利尿剂如吲达帕胺片等。药物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等情况个体化制定,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到理想降压效果。

5、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并记录。测量前应静坐5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若血压控制不理想或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全谷物、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压和相关靶器官功能,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