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6.59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儿童肺炎血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等变化。儿童肺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血常规检查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

1、白细胞计数升高

细菌性肺炎常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能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细菌侵入肺部时,骨髓会加速生成白细胞以对抗感染。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支原体肺炎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医生会根据白细胞计数变化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感染类型。

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显著增加,可能伴有核左移现象。中性粒细胞是应对急性细菌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其比例增加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肺炎。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测定有助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

3、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菌性肺炎时其水平通常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疗效的指标。病毒性肺炎C反应蛋白升高不明显,支原体肺炎可能呈现中度升高。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变化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

4、血小板计数变化

重症肺炎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反映炎症反应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轻度肺炎血小板计数通常正常,严重感染可能引发血小板消耗性减少。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提示病情加重,需警惕凝血功能障碍。监测血小板计数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参考价值。

5、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肺炎患儿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加快,反映体内存在炎症反应。细菌性肺炎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较病毒性肺炎更明显,但特异性较低。红细胞沉降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动态观察红细胞沉降率变化可辅助评估炎症控制情况。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肺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血常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细菌性肺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营养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