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病人尿失禁属于晚期吗

3.96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病人尿失禁不一定属于晚期,可能是神经功能受损或膀胱控制障碍的表现。尿失禁在脑梗患者中主要有神经源性膀胱、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认知功能下降、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神经源性膀胱

脑梗可能损伤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或收缩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严重时引发充盈性尿失禁。可通过膀胱功能训练、间歇导尿等方式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或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2、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脑部运动中枢受损可能导致尿道外括约肌控制异常,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可能伴随骨盆底肌力减弱。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通过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干预。

3、认知功能下降

额叶或丘脑梗死可能影响排尿意识,患者无法及时感知尿意或找不到厕所。这类情况常伴随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需加强看护提醒排尿,使用智能尿湿报警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

4、泌尿系统感染

脑梗后长期卧床易引发尿路感染,炎症刺激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典型症状包括尿液浑浊、排尿灼痛,可能伴有发热。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疗,同时增加水分摄入。

5、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压药、镇静剂可能松弛膀胱平滑肌或降低括约肌张力。如呋塞米片增加尿量,地西泮片抑制神经反射。建议记录用药与失禁关联,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擅自停药。

脑梗后尿失禁需评估具体病因,多数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管理可改善。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日记,保持会阴清洁,使用吸水护理垫。每日进行盆底肌锻炼,控制晚间液体摄入。若合并发热、血尿或肾功能异常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能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并非均为疾病终末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