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月经期间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并引发不适,通常不建议进行。月经期同房的主要风险包括生殖道感染、经血逆流、加重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升高以及性传播疾病传播概率增加。
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子宫腔,导致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等上行感染。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创面,性行为可能造成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概率。性交时子宫收缩可能加剧痛经症状,部分女性会出现下腹坠胀感加重。经血中的血红蛋白可能通过黏膜破损处进入对方血液循环系统,存在传播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染病的潜在风险。阴道内环境改变使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
少数女性在月经后期出血量较少时同房可能无明显不适,但仍有潜在健康隐患。经期最后1-2天出血基本停止时,感染风险相对降低,但此时子宫内膜尚未完全修复,仍存在经血逆流可能。使用避孕套可减少部分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子宫收缩带来的不适。部分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在经期性欲增强,需特别注意防护措施。
建议月经完全结束后2-3天再恢复同房,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避免盆浴或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换卫生巾,出血量大时每2-3小时更换一次。出现异常分泌物增多、持续性腹痛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测或盆腔超声等检查。日常注意经期保暖,适量饮用姜茶或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