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眼部针灸存在一定风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眼部针灸是通过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来改善视力、缓解眼疲劳等问题,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出血、视力损伤等并发症。治疗前需确保操作环境无菌,针灸针具消毒合格,操作者具备专业资质。针灸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帮助。
1、感染风险:眼部皮肤较薄,血管丰富,若针灸针具未严格消毒或操作环境不洁净,可能导致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等。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环境符合无菌标准,针灸针具一次性使用。
2、出血或血肿:眼部周围血管密集,若针刺过深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出血或血肿。操作者需熟悉眼部解剖结构,掌握针刺深度和力度,避免损伤血管。针灸后若出现明显出血或肿胀,应及时冷敷并就医。
3、视力损伤:眼部针灸若操作不当,可能直接损伤眼球或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避免在眼部敏感区域进行深度刺激。针灸过程中若出现视力模糊、疼痛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4、其他并发症:部分人群可能对针灸产生过敏反应,如皮肤红肿、瘙痒等。针灸过程中若刺激过强,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等不适。治疗前需告知医师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在空腹或疲劳状态下进行针灸。
眼部针灸需谨慎对待,确保操作安全。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师,治疗前充分了解风险,治疗后密切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延误病情。眼部针灸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