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04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牙龈癌可能由长期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不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牙龈癌是口腔恶性肿瘤的一种,通常表现为牙龈溃疡、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长期吸烟饮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会持续刺激牙龈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生。长期吸烟饮酒者牙龈黏膜角化程度增加,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癌变。患者可能出现牙龈黏膜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表现。治疗需彻底戒烟戒酒,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口腔卫生不良

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堆积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慢性牙龈炎和牙周病。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牙龈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增加癌变风险。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日常应保持正确刷牙习惯,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

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病毒可通过口腔黏膜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牙龈上皮细胞基因突变。HPV相关的牙龈癌多表现为菜花样肿物,生长较快。确诊需进行病理活检和HPV检测。预防应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口腔清洁。

4、慢性炎症刺激

不合适的假牙、残根残冠等长期摩擦牙龈,会造成局部黏膜损伤和慢性溃疡。反复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鳞状上皮异常增生,最终发展为牙龈癌。患者可能出现经久不愈的牙龈溃疡。应及时处理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和病灶牙。

5、遗传因素

部分牙龈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某些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可能伴有其他部位肿瘤。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口腔癌筛查,避免接触其他致癌因素。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风险评估。

预防牙龈癌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正确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及时治疗牙龈炎和口腔溃疡,避免咀嚼槟榔等致癌物,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维生素,发现牙龈异常出血、溃疡或肿块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