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针灸在膝关节疾病中主要通过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发挥作用,适用于骨关节炎、滑膜炎等膝关节疾病。治疗方法包括针刺、艾灸和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可增强效果。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对于骨关节炎患者,针灸可减少关节炎症,缓解慢性疼痛。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和膝眼,这些穴位能直接作用于膝关节周围组织,减轻不适。
2、改善关节功能:针灸可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关节稳定性。对于滑膜炎患者,针灸能减少关节积液,改善关节活动度。治疗时可结合电针疗法,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穴位,增强治疗效果。针灸还可调节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预防关节进一步损伤。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血流量,促进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对于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膝关节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针灸可显著改善症状。艾灸疗法通过温热作用,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和疼痛。
针灸治疗膝关节疾病时,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疗法。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操作导致不良反应。针灸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效果。针灸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核心在于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