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孩子得了视神经胶质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视神经胶质瘤通常由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基因突变、神经纤维瘤病1型等原因引起。
手术切除是治疗视神经胶质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适用于肿瘤位置较为局限且未侵犯重要神经结构的患者。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术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经鼻内镜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决定。
放射治疗适用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视神经胶质瘤。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抑制肿瘤生长。儿童患者需谨慎使用,因放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反应、疲劳、视力进一步下降等。治疗前需由专业团队评估风险和收益。
化学治疗通过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常用于无法手术或放射治疗的病例。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如BRAF抑制剂可用于BRAF V600E突变型视神经胶质瘤。相比传统化疗,靶向药物副作用较小,但可能出现皮肤反应、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适用性。目前靶向治疗在儿童视神经胶质瘤中的应用仍在探索阶段。
定期随访对监测治疗效果和早期发现复发至关重要。随访内容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MRI影像学评估等。随访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阶段调整,通常治疗后第一年每3-6个月一次。家长需记录孩子视力变化、头痛等症状,及时向医生反馈。长期随访有助于评估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影响。
家长需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升高。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用眼。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帮助孩子适应治疗过程,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若发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球突出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