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过敏性鼻炎与伤风感冒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不同、症状特点不同、病程长短不同、诱发因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过敏性鼻炎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异常反应,伤风感冒则由病毒感染引起。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是免疫系统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通常不伴随发热或全身乏力。症状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与环境暴露相关。治疗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为主,需避免接触过敏原。
伤风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所致,具有传染性。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黏稠鼻涕、咽喉痛、咳嗽,可能伴有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一般7-10天可自愈。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如伪麻黄碱片减轻鼻塞,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需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
两者在体征上也有差异。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呈现苍白水肿,可见透明分泌物;感冒患者鼻黏膜多为充血发红,分泌物可能呈黄色。过敏性鼻炎发作具有季节性特点,如春秋季花粉高峰期;感冒则在气温变化大、人群密集处更易传播。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和检查。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认过敏原,感冒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判断。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存在两种疾病,如过敏体质者感冒后症状迁延不愈。
预防策略各有侧重。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做好环境控制,使用防螨床品,外出佩戴口罩;预防感冒需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流感疫苗。
对于反复出现鼻部症状的人群,建议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环境及持续时间,帮助医生鉴别诊断。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定期清洗鼻腔,感冒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热、脓性鼻涕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除鼻窦炎等并发症。日常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