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烧打冷颤是什么原因

5.23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发烧打冷颤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感染性疾病、免疫反应、环境温度骤变、脱水等因素有关。发烧打冷颤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生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寒战、皮肤苍白、肢体颤抖等症状。

1、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儿童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当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前列腺素E2作用于体温调定点导致寒战产热。此时可适当提高环境温度至24-26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刺激寒战加重。

2、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肺炎、急性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可能引起寒战高热,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患儿可能出现耳痛、咳嗽、尿频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治疗。

3、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伴寒战,属于正常免疫应答。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同时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

4、环境温度骤变

冬季从温暖室内突然进入寒冷户外可能诱发寒战,家长需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寒战期间可饮用35-38摄氏度温水,避免因颤抖导致能量过度消耗。

5、脱水

高热伴随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寒战反应。家长应每2小时给予50-100毫升口服补液盐III,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变化。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家长发现孩子发烧打冷颤时,应每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波动情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选择透气纯棉衣物便于散热,饮食以易消化的米粥、面条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橙汁或猕猴桃。若寒战持续超过30分钟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伴随皮疹、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退热期间注意观察孩子活动力和食欲恢复情况,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