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拔火罐起泡后应立即停止操作,根据水泡大小采取消毒保护或就医处理。主要有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局部用药、专业处理、观察变化等方式应对。
小水泡需用碘伏消毒后保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每日消毒1-2次,无须刺破水泡,通常3-5天可自行吸收。若皮肤发红发热需及时就医。
大水泡或破溃水泡需覆盖无菌敷料,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禁止自行挑破水泡,接触污染物后需立即更换敷料,持续渗液超过2天应就诊。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合并感染时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药物使用前需清洁创面,避免与碘制剂同时使用。
直径超过1厘米的水泡需由医生无菌抽吸处理,可能需配合红光理疗。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出现水泡必须就医,避免发展为皮肤溃疡。
记录水泡颜色、渗液性状变化,出现脓液、紫黑色或发热需急诊。愈合后色素沉着可持续2-3个月,期间避免暴晒。
拔罐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桑拿,恢复期宜穿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皮肤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后续拔罐应控制负压强度与留罐时间,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若反复出现水泡需排查过敏体质或操作不当,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