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药物过敏皮疹是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或水疱,需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外用药物,同时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
1、药物过敏皮疹的原因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有关。某些药物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抗癫痫药。遗传因素、个体体质以及药物成分的复杂性也可能增加过敏风险。
2、治疗药物过敏皮疹的首要措施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轻微症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缓解瘙痒和红肿。对于较严重的皮疹,医生可能会开具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以减轻炎症反应。外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炉甘石洗剂也可帮助缓解局部症状。
3、预防药物过敏皮疹的关键在于识别和避免致敏药物。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既往药物过敏史,以便选择替代药物。进行药物过敏测试,如皮肤点刺试验或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致敏药物。日常用药时,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药物。
4、对于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抢救。治疗包括注射肾上腺素、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笔,并告知家属或同事过敏情况,以便紧急情况下及时处理。
药物过敏皮疹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过敏反应,及时识别、停药并就医是治疗的关键。通过了解致敏药物、采取预防措施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药物过敏皮疹的发生风险,保障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