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眼皮长痘痘可能与睑腺炎、毛囊炎、过敏反应、皮脂腺囊肿或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挤压或处理。
睑腺炎俗称麦粒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黄色脓点形成。早期可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化脓需由医生切开排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睫毛根部毛囊感染会导致局部红色丘疹,可能伴有瘙痒或压痛。常见于卫生习惯不良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接触化妆品、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眼睑湿疹样改变,表现为密集小丘疹伴明显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冷敷缓解症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过敏体质者应避免使用含香精护肤品。
睑板腺分泌物潴留形成无痛性皮下结节,表面光滑可推动。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较小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日常应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油脂堵塞腺体。
眼睑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后发生炎症反应,常见于劣质眼影、染发剂等化学物质刺激。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脱屑。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修复期间避免使用眼部彩妆产品。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眼部清洁,卸妆时选用温和无刺激产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毛巾需定期消毒更换。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视力模糊、发热等全身症状,须立即就医。不建议自行挑破或挤压痘痘,以免引起感染扩散。特殊工种需做好职业防护,避免化学物质接触眼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