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发烧40摄氏度属于高热,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并就医。高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可通过退热药物、补液支持、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
一、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避免捂汗导致脱水。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不降需及时就医。
二、药物干预
遵医嘱下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儿童专用退热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给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后需观察孩子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停用。
三、补液支持
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水、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观察排尿情况,若6小时无尿需急诊处理。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果汁加重胃肠负担。
四、病因排查
细菌感染可能需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通常对症治疗。中耳炎、肺炎等疾病需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确诊。免疫接种后发热一般48小时内自行缓解。
五、重症识别
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急诊。热性惊厥患儿应侧卧防止窒息,记录发作时长。川崎病等特殊疾病需专科治疗,长期发热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家长需保持环境通风,每日测量体温3-4次并记录变化曲线。恢复期给予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泥。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观察3天后若仍有低热或精神萎靡需复诊,体温骤升时勿自行加大药量。注意疫苗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短暂发热,属正常免疫反应。日常增强体质锻炼,流感季节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