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通过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除术、激光光凝术、冷冻治疗、气体填充术等方式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通常由高度近视、眼外伤、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变性、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巩膜扣带术适用于视网膜裂孔较小且未累及黄斑区的患者。手术通过在眼球外壁缝合硅胶带或海绵垫,使巩膜向内压陷,封闭裂孔并减少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或复视,需定期复查眼底。该手术对早期局限性脱离效果较好,可与激光光凝联合使用。
玻璃体切除术适用于复杂视网膜脱离或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患者。通过微创切口切除病变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引,同时进行眼内激光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使气泡顶压视网膜。可能并发白内障或青光眼,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莫尼定滴眼液控制眼压。
激光光凝术主要用于预防视网膜脱离进展或术后巩固治疗。通过激光在裂孔周围产生瘢痕粘连,阻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间隙。治疗前需散瞳检查,过程中有轻微灼热感。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底。对于单纯性干性裂孔,激光可作为首选方案。
冷冻治疗适用于周边部视网膜裂孔,尤其屈光间质混浊不适合激光时。通过冷冻探头使裂孔周围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治疗时需局部麻醉,可能出现结膜充血或短暂视力模糊。术后需联合体位管理,避免冷冻区渗出导致复发。该技术对器械要求较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气体填充术常与玻璃体切除联合使用,通过注入膨胀气体顶压视网膜复位。术后需严格保持俯卧位,禁止高空飞行或全身麻醉。气体吸收过程中可能出现视物变形,约2-8周完全吸收。需避免使用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防止气体进入前房引发青光眼。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头部剧烈晃动,防止复发。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屏幕辐射,每日补充深色蔬菜和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糖血压,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若出现飞蚊症增多、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