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老年性焦虑失眠可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调理、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焦虑失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心理压力、环境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关。
心理干预是改善老年性焦虑失眠的基础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帮助患者纠正错误认知并缓解紧张情绪。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有阿普唑仑片、劳拉西泮片、佐匹克隆片等,适用于中重度失眠伴焦虑症状。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固定作息时间、减少午睡、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通过规律活动增强昼夜节律。中医调理可采用酸枣仁汤加减或天王补心丹,配合针灸百会穴、神门穴等促进安神。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或低频电刺激,通过调节脑区神经递质改善睡眠质量。
老年性焦虑失眠患者日常应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饮食上可适量食用小米粥、香蕉、温牛奶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白天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太极拳或散步,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家属需定期陪伴交流减少孤独感,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心悸、头晕等需及时到精神科或睡眠专科就诊,切勿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